OAuth在我印象中已经啃过几次了。大多数时候,好记性还是不如烂笔头,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了,当时理解了,觉的妙,但是现在只记得一个妙字了,至于其它的已经忘的差不多了…
所以最好趁自己刚理解的那一刻,赶紧的尽量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记录下来。
概念
首先,想到OAuth 2.0
,脑海中先弹出三方交互的概念,三方即如下:
- 资源提供者
- 用户(资源拥有者)
- 获取资源者
在来挨个解释下,资源提供者,好比新浪微博提供了发微博、获取微博列表,百度网盘提供了存储文件、访问文件列表的服务,其中新浪微博、百度网盘都是资源的提供者。用户就是资源拥有者,具体的某条微博、网盘里的某个照片都是具体用户的,没有得到用户允许,资源提供者不可供其他应用使用。获取资源者 就是一些非资源提供者的应用想要访问这些资源,比如一款冲印照片的应用需要访问你网盘里的照片。
资源提供者
、获取资源者
、用户(资源拥有者)
,为了引用方便,我们先将分别简称其为:B1
、B2
、C
。站在B1
的角度来说,它定义了OAuth服务,交互细节都有它来设计,整个流程都需要依赖它,其一般是拥有众多用户的高可用服务。对于B2
来说,它“觊觎”B1
庞大的用户群以及用户资源(为用户省心,避免再注册于在上传资源),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Access Token
拿到想要的资源。对于C
来说,它其实既是B1
的用户,也是B2
的用户,C
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选中同意还是不同意。
搞清楚了这些概念后,如果你要做应用,最好确定下你是要做提供者的应用 还是获取者的应用,前者相当于是要在基于现有服务,整理好资源提供一整套OAuth 2.0
的Server,后者作为一个OAuth 2.0
的Client相对较为简单。
软件架构概念
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能从宏观上来理解为什么会有OAht2.0的存在。如果要从软件上来实现它,基于以上三者,我们还需要细分一下,如下:
- 资源提供者
- HTTP service: HTTP服务提供商
- Resource Server: 资源服务器,可能你需要整理归类下现有的资源,有的资源可能不需要列入资源服务器。比如新浪微博的接口分组
- Authorization server: 认证服务,提供资源的授权服务
- 用户(资源拥有者)
- Resource Owner: 资源拥拥有者,用户
- User Agent: 用户代理,这个就代表着用户,一般就是浏览器、操作界面。
- 获取资源者
- Third-part application: 第三方应用程序
应用
- 作为第三方应用,避免注册环节,用微博、微信、QQ等登录/注册
- 作为三方应用,访问用户的资源,比如分享微博,打印网盘照片等
运行流程
OAuth 2.0
的运行流程如下:(referrence from RFC-6749)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+--------+ +---------------+
| |--(A)- Authorization Request ->| Resource |
| | | Owner |
| |<-(B)-- Authorization Grant ---|
| | +---------------+
| |
| | +---------------+
| |--(C)-- Authorization Grant -->| Authorization |
| Client | | Server |
| |<-(D)----- Access Token -------| |
| | +---------------+
| |
| | +---------------+
| |--(E)----- Access Token ------>| Resource
| | | Server |
| |<-(F)--- Protected Resource ---| |
+--------+ +---------------+
步骤如下:1
2
3
4
5
6(A) 用户打开客户端后,客户端要求用户授权
(B) 用户同意给予客户端授权
(C) 客户端使用上一步获得的授权,向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。
(D) 认证服务器对客户端进行认证后,确认无误,同意发放令牌
(E) 客户端使用令牌,向资源服务器申请获取资源
(F) 资源服务器确认令牌无误,同意向客户端开放资源
简单的来分析下,上面的流程是以请求为载体流转的,最终拿到Access token需要经过几个步骤,但是拿到的Access Token在失效前一直可以重复使用,也就是后面对资源的请求都是请求-应答这种方式。得到Access Token前花费两次“请求-响应”,一次是询问用户是否授权,另外一次是根据授权码请求得到Access Token。这一点与我们平时的普通web应用不同,平时web的认证只需要一次登录“请求-响应”,一般请求携带着用户名、密码,响应头里设置客户端sessionid至cookie。为什么前者需要两次,而后者只需要一次呢?因为后者服务端只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是否正确,而前者则需要转个弯,三方应用先向用户申请,申请同意过后再向资源提供的应用申请。
授权模式
前面讲到三方应用要向用户申请授权,这个过程要怎么做才合适呢?很显然这个授权的界面不能由第三来做,不然就没一点意义了,这个授权的界面都是资源提供方来做的,一般在界面还会提示一些文字让用户确认该界面是资源官方提供的,比如新浪微博:
这个提醒大多数普通用户是忽略的,因为现在也很少有黑客用这种方式用来盗取微博的密码了,不过这种方式在仿银行的网站上存在很多。
客户端必须得到用户的授权(authorization grant),才能获取令牌(Access Token),OAuth2.0定义了四种授权方式。
- 授权码模式 (authorization code)
- 简化模式 (implicit)
- 密码模式 (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)
- 客户端模式 (client credentials)
授权码模式
授权码模式(authorization code)是功能最完整、流程最严密的授权模式。它的特点是通过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,与“服务提供商”的认证服务器进行互动。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+----------+
| Resource |
| Owner |
| |
+----------+
^
|
(B)
+----|-----+ Client Identifier +---------------+
| -+----(A)-- & Redirection URI ---->| |
| User- | | Authorization |
| Agent -+----(B)-- User authenticates --->| Server |
| | | |
| -+----(C)-- Authorization Code ---<| |
+-|----|---+ +---------------+
| | ^ v
(A) (C) | |
| | | |
^ v | |
+---------+ | |
| |>---(D)-- Authorization Code ---------' |
| Client | & Redirection URI |
| | |
| |<---(E)----- Access Token -------------------'
+---------+ (w/ Optional Refresh Token)
执行步骤:1
2
3
4
51. 用户访问客户端,后者将其导向认证服务器 ----------------- 比如打开:https://passport.csdn.net/ ,点击“微博登录”,其链接导向的是:https://api.weibo.com/oauth2/authorize?client_id=2601122390&response_type=code&redirect_uri=https%3A%2F%2Fpassport.csdn.net%2Faccount%2Flogin%3Foauth_provider%3DSinaWeiboProvider
2. 用户选择是否给客户端授权
3. 假设用户选择了授权,认证服务器将用户导向至客户端事先指定的“重定向URI”(redirect URI),同时在URI后会附上一个授权码-----------------比如前面的新浪:点击授权,请求api.weibo/oauth2/autorize,响应“302”(重定向),响应头中的Location=https://passport.csdn.net/account/login?oauth_provider=SinaWeiboProvider&code=fbfd1c75c3309bb653a7c0816f919f49 ,即重定向地址。
4. 客户端根据“附带了授权码code的重定向URI”请求,即重定向的实现,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上向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-token,这个请求-响应对于客户端与用户是不可见的
5. 认证服务器对授权码和重定向URI确认无误后,向客户端发送访问令牌(access token)和更新令牌(refresh token)
看下上面的一些请求细节。
第一步,客户端导向认证服务器的URI的参数:
- clietn_id: 客户端ID,这个一般是三方应用向OAuth服务提供者申请得到的,签发后一般是固定不变的。
- response_type: 授权类型,必选项,此处固定值为code。
- redirect_uri: 表示重定向URI,可选项。
- scope: 申请的权限范围,可选项。
- state: 表示客户端当前状态,自定义之,认证服务器会原封不动的返回这个值。
第二步,授权界面:
- 用户如果在资源提供方还未进行过认证(登录),那么需要用户先登录认证,会有用户名、密码等登录表单,登录通过后再是授权界面
第三步,授权与否:
- 前面的步骤的假设是,用户选择了授权,界面上有时会有“取消”按钮,当用户拒绝授权时也可以通过URI重定向通知到客户端用户的行为
第四步,带授权码的URI重定向跳转,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向认证服务器申请token
- 授权码code,为了安全一般具有时效性,通常是10分钟,且使用一次后失效。该code与client_id是一一对应关系,即其他应用使用这个code是无效的,另外重定向的URI也是与之对应相对固定的。
- 申请token的参数:(地址类似:POST //github.com/login/oauth/access_token)
- grant_type:表示授权模式,必选项,此处为“authorization_code” (与之相呼应的是第一步请求里的 response_type=code)
- code:表示上一步获得的授权码,必选项
- redirect_uri:表示重定向URI,必选项,与第一步请求里的redirect_uri保持一致
- client_id:表示客户端ID,必选项
- client_secret:三方应用与OAuth服务商协商所得,注意保密,不要放置到客户端。(为什么不用上面的用户授权码code直接作为access token的原因其实也就在这里)
第五步,认证服务器检查token请求,响应参数如下:
- access_token:表示访问令牌
- token_type:表示令牌类型,可以是bearer或mac类型
- expires_in:表示过期时间,单位为秒。如果省略该参数,必须在其他地方设置过期时间
- refresh_token:表示更新令牌,用来获取下一次的访问令牌,可选项。
- scope:表示授权范围,如果与客户端申请的范围一致,可省略。
其他三种授权模式
关于这三种模式,这里只会简单的记录下,如果需要详细了解,可以点文章末尾的链接去看阮一峰的文章。
- 简化模式(implicit grant type)
- 其特点是跳过了授权码这个步骤,所有步骤在浏览器中完成。 ——疑问
- 密码模式(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 Grant)
- 用户向客户端提供用户名、密码
- 客户端使用用户提交的信息,提交给认证服务器申请令牌 通常这个客户端必须是高度可信任的,不然会有泄密的可能。
- 客户端模式(Client Credentials Grant)
- 客户端使用自己的名义,而不是用户的名义,向认证服务器认证。其实整个过程不存在授权,只有一个认证,就是服务器认证客户端是可信客户端。
实战
关于安全
从以上的实现机制,可以看出最终是为了得到token
。其实这个token
与平时web会话客户端的那个 sessionid
的本质意义是一样的,都是用户的身份标识。
为了sessionid
的安全我们一般会做两点,后台设置的response cookie是httpOnly
的,也就是js不可读取保证客户端安全,另外就是使用https
保证传输通道的安全。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类比下这个token
该怎么在安全方面有所保障。
- 尽量保证token 不能被三方代码访问
- 请求token IP的白名单
安全问题,需要好好权衡,“三道安全门”你自己进门都会很困难,“一道安全门”足已,重要的是你要保护好自己的钥匙,插在门上不拔,再多安全门也没用。
总结
细节总难被记住,单个的web项目的身份认证只需要一个登录请求即可,而OAuth2.0涉及的是三方,会有两次请求,记忆的转弯点在这里,所以我的总结就是请求授权码,请求token。